一起爬山闖蕩去

大屿两极 㓥大鱼 (后段)

大屿两极 㓥大鱼 (后段)  登入加到我的最愛

 2022-12-30
 總瀏覽 31,240 次    
 地圖 「大屿两极 㓥大鱼 (后段)」路線地圖
景觀︰
難度︰
路線︰
全長︰19.1公里需時︰10小時
攀升︰1,457米  下降︰1,774米  最高︰894米  最低︰0米<br><p class='smallfont'>海拔高度值只供參考 誤差約是30米內

攀升︰1,457米下降︰1,774米
最高︰894米最低︰0米
(海拔高度值只供參考 誤差約是30米內)  
路況︰
 
山路 90%
石屎 10%
坡度︰
 
攀升 1,457米 (45%)
下降 1,774米 (55%)
曝曬︰
 
100%
攀爬︰
 
 
起點交通︰
巴士 的士 
補給︰
 
  昂坪
離開交通︰
巴士 的士 
 ©2025 TimHiking.com

  

13︰沿途有少许石景,可稍作休息,
从大东山落山后,走到对面的行人路,
从大东山落山后,走到对面的行人路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30︰凤凰山有标高柱,
行到去标距柱L023,
行到去标距柱L023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54︰后方是石壁观景台,
此段离开凤凰径一会儿,
此段离开凤凰径一会儿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79︰羌山山顶有标高柱,有高度名牌,
现在已经行了28公里,不计回程路段,其实已经行了七成。往后的路段已经没有像大东山、凤凰山那些大上大落,相比之下只是缓坡上落而已。
现在已经行了28公里,不计回程路段,其实已经行了七成。往后的路段已经没有像大东山、凤凰山那些大上大落,相比之下只是缓坡上落而已。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87︰千万不要行错,
由羌山往灵会山是一段比较长的路程,大约是2.4公里,
由羌山往灵会山是一段比较长的路程,大约是2.4公里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101︰5分钟后会落到第一个分岔路口,
然后就是落山的路程,面前最明显的山脊就是将要行的路线。
然后就是落山的路程,面前最明显的山脊就是将要行的路线。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127︰约5分钟后,来到一个重要的分岔路口,先会由右边去,完成后会由左边回程。
跟住拐右,就会找到标距柱L073,
跟住拐右,就会找到标距柱L073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落到去一个十字路口,前方会见到一个小山峰,右边远处会见到电线杆,路牌后面就会找到往分流灯塔的野路。
落到去一个十字路口,前方会见到一个小山峰,右边远处会见到电线杆,路牌后面就会找到往分流灯塔的野路。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150︰炮台的面积非常大,很值得来的。
拍照完毕便得尽快离开,赶尾班车前走了,沿电线杆原路折返,
拍照完毕便得尽快离开,赶尾班车前走了,沿电线杆原路折返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返回分流石笋后,
返回分流石笋后,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
  

 ©2025 TimHiking.com


TimHiking.com【大屿两极.㓥大鱼.(后段)】徒步路线地图

           
Antenna :
昨天㓥完鱼,花了11时54分。路线难度很大,上花瓶顶有点难走,很密,大阴顶还好,下山有楼梯。上大山初段有楼梯,之后路段有点陡,要慢慢走上去。之后到奥运径都是缓破或可跑路段。上三山台斜度大,而且很容易走错路,宁愿多走几次西狗牙都不要爬一次这条路。之后下PKA,上凤凰。凤凰前有2000爬升,所以爬得好辛苦。NP补给,之后到灵会呢头开始怀疑人生。顺便一问,昨天Timsir是不是去了花瓶顶?Thanks (2025-01-26)
 
资深驴友总要㓥一次大鱼!GOOD! 没有呀,昨日没有爬山。 (Tim Sir 2025-01-26)
Brendan :
分流风景非常优美。大磡森后有一个地方山泥倾泻几严重,条路断开10几米,行到过去但系要有d技巧,对没有经验的人比较有挑战性 (2023-12-25)
 
对, 那段路大家要小心一点。 (Tim Sir 2023-12-25)
Wayne wong :Tim siu 我早几天已试行尾段大鱼,全程开pole,用了5小时,我见近分流开始有狗,想问下应该点处理,因为我预计我会行到天黑,而我经验话比我知入夜狗狗会同日头好大分别。
大转至望渡坳我上年试行过,觉得比鱼尾难。
(2022-02-14)
 
那几只狗狗好乖的,不要惊,慢慢行就得。无错,前段是比后段难的,上落坡幅也多。 (Tim Sir 2022-02-14)
Leung Fung :Tim Sir 你好,请教下你全程是否都用两支 pole 来辅助?还是只是上落才用?可否分享一下用 pole 的心得?谢谢! (2021-12-14)
 
首先,Pole是用来省力的;其次,是用来减轻膝关节劳损。以我来说,分开两次30K行,还是不用Pole也没问题。但如果再长到50K,超长线的话,就不可能不用了。由于上落都要肌肉耐力去支撑身体,当肌肉冇力的时候,就会伤到膝头。个人觉得,用Pole的正确方法,就是由头开到尾,不要冇力才开Pole,就太迟。除非,林太密、路太斜要落手爬,好似鸭脚沥一段,就要收起Pole了。但一离开鸭脚沥变平路,就立即开返支Pole。所以,你见相片是没有用Pole的,因为是分两次行。而我一次过㓥那次,就全程都有用Pole的,除了鸭脚沥。 (Tim Sir 2021-12-15)
Kwai ting :
早前已顺利完成,但时间比预期用多左,感谢早前给我初稿作首航之用🙏 (2021-12-13)
 

刚刚都完成了一次全㓥,老实说,完成已不简单!师兄,你很棒啊! (Tim Sir 2021-12-14)

昵称:      Email: 
   

😄
* 相片只可为个人或风景相片,合照则默认授权肖像权。另外不接受大头、危拍或含推广成分相片。
* 分享内容或会修订后才刊登,内容要绝对正能量,不符合标准者,内容将被删除。
* 留言会于一日内批核,“一起爬山闯荡去”将保留最终决策权。

 多謝支持!希望我們的爬山資訊對你們有幫助。大家都開心上山,安全落山,一起爬山闖蕩去!
 歡迎以  Payme   AlipayHK 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!繼續為山界作出貢獻。

白日,太阳必不伤你;夜间,月亮也不害你。耶和华要保护你,免受一切的灾害,他要保护你的性命。

诗篇 121:6-7 和修版


当年今日路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