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謝支持!希望我們的行山資訊對你們有幫助。大家都開心上山,安全落山,一起行山闖蕩去!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!繼續為山界作出貢獻。
他醫好傷心的人,包紮他們的傷處。詩篇 147:3 和修版
他醫好傷心的人,包紮他們的傷處。
今次一連行三個港島的山峰,分別是「渣甸山」(433米)、「小馬山」(424米)及「紅香爐峰」(約229米)。「渣甸山」…
「小馬坑」的水源源自小馬山,是「小馬山」以北的一條石澗。全條石澗基本上都是暗斜,沒有非常壯觀的瀑布,只有一個小水潭,大…
此路線主要是介紹「香蕉石林」,它是位於「小馬坑」與「蓮花宮山」之間的一個小石林,面積並不大,看似是一個大石陣,絕對不能…
「金督馳馬徑」,英文名「Sir Cecil's Ride」,由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命名,據聞他經常在此路線騎馬郊遊,…
「紅香爐峰」高海拔229米,就近港島寶馬山,非常就近市區,路程極之短,上山少於1公里,來回不用半小時便可完成。「紅香爐…
「衛奕信徑第二段」位於港島,起點近黃泥涌水塘與陽明山莊之間。全程需登上兩座山峰,分別是渣甸山(433米)及小馬山(42…
「筆架沖溝」是位於香港筆架山南面的一條天然沖溝。由於長期受雨水沖刷,山脊形成深切的溝壑,地貌陡峭崎嶇,仿如小型大峽谷。…
「鯤鵬徑」的得名源於傳說中的神獸,「鯤」乃神獸大魚,身長幾千里;「鵬」則是鳳凰,又名火鳥、不死鳥。「鯤鵬徑」的起點及終…
「赤柱古道」估計有近170年歷史,是昔日連接赤柱與淺水灣的道路。根據1845年的地圖,赤柱一端位於現時的佳美道,即懲教…
「馬灣」古名「銅錢灣」,據說因小島狀似銅錢而命名,是青衣與大嶼山之間的一個小島。於《新安縣志》亦有記載,稱「馬灣」做「…
「斜炮頂」高海拔177米,位於赤柱半島的中央,其東面的岩石嶙峋,風化嚴重,構成許多維肖維妙的動物石雕。當中像真度最高的…
「昂船洲大橋」是香港一座雙塔斜拉橋,大橋主跨長1,018米,是世界數一數二跨度最長的斜拉橋,現世界排行約第三。第一是俄…
「針山」含豐富鎢礦,屬鎢錳鐵礦。早於1935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,已被發現並首度開採,但因技術落後,鎢礦質素欠佳,沒…
「川龍家樂徑」位於川龍燒烤場內,起點及終點分別在燒烤場頭同尾,全長只有400米。「川龍家樂徑」的最高點設了一個觀景台,…
「鹽田梓」又稱「鹽田仔」,是位於西貢的一個小島,小島有接近三百年歷史,島上融合了豐富的天主教及客家文化。「鹽田梓」昔日…
「土瓜坪」位於西貢高塘口的內灣,即是黃石的南面。昔日是一條小漁村,現今原居民已逐漸遷出,慢慢荒廢起來。「土瓜坪」有一個…
「淋坑山」高海拔81米,位於天水圍西北方的一座小山峰。在「淋坑山」上,能飽覽整個后海灣,並可從高處欣賞到深圳灣大橋、深…
「荃錦自然教育徑」位於大欖林道荃錦段,起點跟終點相同,是繞荃錦營地一個大圈的山徑,官方路程是2公里。山徑大部份都是泥路…
「東澳古道」是一條由東涌經海邊行到大澳的古道,八成是石屎路,只有後部份數公里是泥路山徑。整條古道有15公里,算是長線,…
「港島徑第四段」由灣仔峽出發,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,轉入中峽道上山,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,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。
「魔鬼山」英文名「Devil's Peak」,官方名稱為「炮台山」,高海拔222米,位於鯉魚門與將軍澳之間的小山丘,將…
「壽臣山」高海拔148米,位於港島南部,黃竹坑與深水灣之間的一個小山丘,山上有標高柱,但並非山頂位置。「壽臣山」是昔日…
「火星洞」、「扭紋洞」位於清水灣半島以東蝦山篤的海岸邊,亦即西貢清水灣二灘以南。蝦山篤沿岸主要有四個出名的海蝕洞,都是…
一起爬山闖蕩去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山友留言 | 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