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埔滘林道」位於大埔滘,是包圍住整個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石屎路,分成很多段,包括滘鉛段、環迴路段、瞭望台段、乾坑段、長…
「企嶺下樹木研習徑」位於企嶺下老圍與水浪窩之間,全段樹木研習徑只有650米,含有十個樹木介紹牌。官方起點在水浪窩燒烤場…
此路線是一條短線,並沒有攀山越嶺,但就有好靚、好罕有的樹景,主要是去觀賞「竹林隧道」和「藤皇」,仿如一條樹木研習徑。途…
「屯門徑」位於屯門市中心,由屯門站行到山徑入口只需5分鐘,在山上可一覽屯門區全景。「屯門徑」分為一、二兩段,下路屯門到…
「龍蝦灣郊遊徑」位於大坳門,起點近大坳門燒烤場,終點是龍蝦灣。中途經過兩個山峰,大嶺峒(291米)和平托坑山(216米…
「烏蛟騰郊遊徑」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內,屬一條短線郊遊徑,官方長度只有2.4公里,約需1.25小時完成。路線途經桅尾嶺、減…
「桃坑峒」高海拔344米,位於大欖涌水塘的東南面,山頂有標高柱,可盡覽三大橋︰汀九橋、青馬大橋和汲水門大橋。「圓墩山」…
「尖風山嘴」、「葵坳山」、「尖風山」均位於西貢「白沙灣」的西南面,分別高海拔122米、312米及346米。「尖風山嘴」…
「針山」位於城門水塘以東,高532米,特徵就是如針一般的山峰。由山腳登上「針山」的路程約是1.7公里,需攀升333米,…
「大欖涌水塘」位於大欖涌谷,屬大欖涌郊野公園之內,儲水量約45億加侖,於1957年落成,是二次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,由…
「蛇鼠脊」是位於雞公嶺(大羅天)以北的山脊,山脊是以兩舊大石「蛇頭石」、「老鼠石」而命名。「蛇鼠脊」是一條登上雞公嶺的…
「梅花古道」是位於梅子林村與花心坑村之間的一條昔日古道,全長約為2.5公里,中段經過女婆坳。「梅花古道」屬其中一條沙田…
「鹿山」高海拔407米,位於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的東北面,山頂有標高柱,但沒有開揚景觀,也沒有官方山徑。「鹿山」全港排行…
「蓮麻坑礦洞」應該不陌生,位於昔日的邊境禁區,已開放多年,政府在2016年1月4日終解禁蓮麻坑礦山等的邊境禁區,揭開這…
「標尖角」是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以北的的一個半圓形海角,站在「標尖角」,可俯瞰整個東壩,也可由浪茄灣,遠眺到罾棚角咀一…
「釣魚翁」高海拔344米,位於西貢清水灣半島,貴為「西貢三尖」之一,排行第二,山勢崎嶇陡峭,山形尖如【針山】。另外兩尖…
「獅子山」位於九龍黃大仙與新界大圍之間,相信人人知曉,但昔日叫「獅子嶺」、「虎頭山」則鮮為人知。主峰為東面的獅尾,高海…
「桅尾嶺」、「減龍嶺」、「五肚嶺」、「雞公崗」均是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內的山峰,分別約高301米、262米、225米、10…
「大蚊山」高海拔370米,位於西貢大灣的正西面,金山尾的正東面。「大蚊山」的山頂呈扁圓形,有標高柱,但沒開揚景觀。全山…
「青松紅壑」、「月牙谷」、「大石墜谷」、「靈虛谷」,人稱青山四谷,均位於青山腹地之內。【青松紅壑、月牙谷 https:…
「城門畔塘徑」是環繞城門水塘的一條官方路線,為配合去年新建成的「享逸台」及「觀景台」,「城門畔塘徑」的路線也同時作出了…
「大老山古道」全長只是約640米,是位於大老山西北面的一條橫山徑,連接吊草岩和芙蓉泌的一條捷徑。若走麥理浩徑,約是16…
「觀音頂」約高海拔165米,位於沙田大水坑東面的一座小山,即富安花園旁。「鹿巢山」高海拔414米,位於石壟仔以北,大金…
「大枕蓋」高408米,位於西貢北潭涌萬宜水庫以北,鯽魚湖以東,山頂景觀開揚,可遠眺整個萬宜水庫、斬竹灣、滘西洲一帶。每…
「石芽山」高海拔540米,位於花心坑以東,梅子林以南,水牛山以北的一座山峰,其東面有一片崖壁,貌似南天門,人稱為「天懸…
「三大連走」是一條操山路線,以跑山為主。由逢吉鄉起步,先後經過「大羅天」(雞公嶺)、大刀屻、大帽山,最後去到荃錦公路作…
「九逕山」又名「Hill 1665」,高海拔507米,亦即1665英尺,位於屯門之東,黃金海岸之北的一座山峰。鄰近高山…
「針草帽」即是針山、草山、大帽山連走,其實亦即麥理浩徑第7段及舊8段連走,是一條極具挑戰體力的路線。由城門水塘起步,先…
「荔枝窩」是一條超過300年歷史的客家圍村,沿途可看到生機勃勃的紅樹林和泥灘、罕見的銀葉樹、白花魚藤、巨樟樹、巨秋楓樹…
「蓮麻坑礦洞」是昔日的邊境禁區,回歸之後約18年多,政府在2016年1月4日終解禁蓮麻坑礦山等的邊境禁區,揭開這片神秘…
「大金鐘」高海拔536米,位於彎曲山與昂平之間,山形一如其名,就似一個大銅鐘、聖誕鐘。登上「大金鐘」的山徑是荒徑,山頂…
此路線將會經過兩個水塘,首先是「黃泥墩水塘」,位於大棠與大欖涌水塘之間。其次是「洪水坑水塘」,位於丹桂坑的下游,洪水坑…
「雙三角石室」位於大帽山旁的禾秧山「石船石林」的南方,約100米的位置。在「雙三角石室」內,巨型岩石堆砌了兩個大型三角…
「牛坳山」高海拔370米,位於大老山以北,多石頂以東的一個山峰,鄰近小瀝源。「牛坳山」有一條舊標高柱,但現已被棄置。山…
「牛牯嶺行山徑」的起點在林村,結尾在「北大刀屻」的山腰,尾段緊接「大刀屻徑」,長度約是2600米。「牛牯嶺行山徑」其實…
「橫涌石澗」是香港九大石澗之一,位於八仙嶺以北,是一條下游的石澗。水源主要源自八仙嶺、犁壁山、黃嶺,由橫山腳一直往東流…
「東洋山」高海拔533米,是位於大老山旁、基維爾營地隔離、也同時位於衛奕信徑上的一座山峰。在山頂有360度景觀,可飽覽…
「新娘潭自然教育徑」是環繞新娘潭、照鏡潭旁的一條自然教育徑,大約是圍繞燒烤場行一圈,官方的長度為700米。「新娘潭」位…
「鐵矢山」高海拔240米,是位於西貢雞公山以南,太墩以西的一座山峰。景色跟【太墩 https://timhiking.…
「白馬咀」位於西貢麻南笏半島(又稱麻籃笏半島)的最南端,是一個天然岩岸。沿路不用上高山,路況平坦,斜路、樓梯也不多,只…
「蕉坑自然教育徑」位於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,全長只有800米。全條教育徑共有17個觀賞點,分別介紹周圍的植物、生物…
「大灘郊遊徑」位於西貢猴塘溪與海下之間,官方全程為6.7公里。山徑像古道,大部份由大石搭建而成,非人工石屎路,橫移多,…
「大城石澗」被喻為香港九大石澗之一,位於城門水塘以北,主要收集了大帽山、禾秧山、四方山的水源。全條石澗約為2.3公里,…
「麒麟山」高海拔222米,位於新界北古洞以南,「牛潭山」以北的一個山峰,其南面是「古洞水塘」。「古洞水塘」是近上水的一…
「針山」含豐富鎢礦,屬鎢錳鐵礦。早於1935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,已被發現並首度開採,但因技術落後,鎢礦質素欠佳,沒…
「川龍家樂徑」位於川龍燒烤場內,起點及終點分別在燒烤場頭同尾,全長只有400米。「川龍家樂徑」的最高點設了一個觀景台,…
「土瓜坪」位於西貢高塘口的內灣,即是黃石的南面。昔日是一條小漁村,現今原居民已逐漸遷出,慢慢荒廢起來。「土瓜坪」有一個…
「老鼠嶺」高海拔75米,位於新界北臨近邊境文錦渡的一座小山丘,山頂以北有一座麥景陶碉堡(瓦窰),是昔日用來打擊跨境罪行…
「火星洞」、「扭紋洞」位於清水灣半島以東蝦山篤的海岸邊,亦即西貢清水灣二灘以南。蝦山篤沿岸主要有四個出名的海蝕洞,都是…
「鴨仔山」高海拔153米,是位於將軍澳坑口附近的一座小山峰,舊名「魷魚灣山」。很多年前將軍澳還未發展的時候,鴨仔山範圍…
「風門山」高海拔226米,是位於深井以北的一個小山丘,沒有官方山徑前往,只有荒徑。於山頂有標高柱,可直望馬灣海峽,同時…
「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」的起點位於大帽山之下的扶輪公園燒烤場,終點在川龍之上的新開田,全程約為0.8公里,均往下走,非常…
「草山」高海拔647米,位於針山以北,大帽山以東的一座高峰,其北面是大埔,東南面是沙田,西南面是荃灣。「草山」的地貌特…
「大坑墩」是一個一家大細郊遊的好地方,位於西貢的清水灣半島的東面,亦即是大坳門內,比鄰是龍蝦灣、清水灣。「大坑墩」雖然…
「紅梅谷自然教育徑」位於大圍紅梅谷,即獅子山隧道沙田出口的附近,屬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,官方長度為1.3公里。昔日的紅梅…
「扭紋洞」位於清水灣半島以東蝦山篤的海岸邊,亦即西貢清水灣二灘以南。蝦山篤沿岸主要有四個出名的海蝕洞,由北至南分別是蝦…
標高柱4010.23是全港個子形狀最肥的標高柱,位於深井東村與黃金花園之間的山頭,海拔只有70米。但標高柱所在位置視野…
「牛烏水塘」位於馬鞍山牛烏石澗的下游,原本是一個私人儲水池,並非水務署管轄的食水或灌溉水塘。根據資料,相信是一間50年…
「荃錦自然教育徑」位於大欖林道荃錦段,起點跟終點相同,是繞荃錦營地一個大圈的山徑,官方路程是2公里。山徑大部份都是泥路…
「上窰家樂徑」是往來上窰的主要兩條官方泥路山徑之一,可經擺頭墩近山腳的山腰,繞路到大網仔路;另一條是【上窰郊遊徑】,可…
「北潭涌自然教育徑」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,「北潭涌」的「涌」是指流出海的水道,河流的水源來自石屋山。教育徑是沿奧蘭治河…
「皇帝巖」是一個南宋遺蹟,位於龍鼓灘之上的一舊大石,傳聞宋帝昺曾在此處棲身避難,情景就如宋皇臺般,近年修建了石屎梯級及…
「尖沙徑」位於尖山與沙田大圍之間,又名「九沙古道」,「九」代表九龍水塘,「沙」代表沙田,「尖」代表尖山。無論是「九沙古…
「龜頭嶺」、「公主山」分別高海拔486米、118米,「龜頭嶺」位於屏風山的正北面,而「公主山」則位於「龜頭嶺」的西北面…
「大帽山」俗稱「大霧山」,高海拔957米,是香港之巔,比排行第二的「鳳凰山」高23米。「大帽山」聳立在香港的中心,其北…
「錦山」高海拔138米,位於大埔墟以西、太和以南的一個小山丘。山頂沒有開揚景觀,但有標高柱、一大片休憩地,另有一個中式…
「大刀屻」位於新界北部林村郊野公園內,主峰高海拔566米,跨越北區、大埔區和元朗區。大刀屻山脊兩側都是懸崖或斜坡,形狀…
「青山寺徑」是前往「青山寺」的一條石屎馬路,由民政事務總署命名的,是官方登上「青山」的必經之路。「孝思徑」是「青山寺」…
「坪洋壁畫村」位於打鼓嶺坪洋村,全村都富有藝術色彩,幾年前主要以壁畫為主,現在加添了不少其他元素,是一條朝氣勃勃的小村…
「上窰郊遊徑」的起點位於上窰家樂徑,並非大路之上。根據官方地圖,全程是3.3公里,需時約1¼小時完成。風景以遠眺黃宜洲…
「雞公嶺」是一個山嶺,位於林村郊野公園範圍內,由西至東包括「大羅天572米」、「羅天頂585米」和「龍潭山550米」。…
「橫頭墩」高海拔232米,位於西貢萬宜水庫的北部,【擺頭墩】的東面,【螺地墩】的西南面。根據地政記錄,山頂曾經是設有標…
「大嶺峒」是「轆牛嶺」的主峰,高海拔503米,全港山峰排行第四十六,位於大帽山以西,甲龍的南面。香港有兩個「大嶺峒」,…
「圓墩郊遊徑」是位於大欖涌水塘以東的郊遊徑,官方起點在深井沉澱池,主要繞經圓墩一帶的山腰而行,終點就近吉慶橋的七渡河。…
「大欖涌郊遊徑」是位於大欖涌水塘以北的官方郊遊徑,起點在大欖涌隧道轉車站,經井坑山(234米)、四排石山(290米)、…
「石龍拱」高海拔474米,是位於汀九與荃灣之間的山峰。近山頂的位置有一個小平原,也有木涼亭,可飽覽荃灣、青衣一帶的市區…
「鴉巢山」是九龍一座小山丘,高海拔197米,位於尖山(鷹巢山)的東南面,比鄰蘇屋邨、澤安邨、帝景軒。山頂是密林,沒有開…
「搖斗坪」、「河瀝背」是位於火炭後山的小村落,不是街頭巷聞,但至今還有數戶居住。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」位於「大埔滘」,即…
「元荃古道」是昔日連接元朗與荃灣的主要通道,約有三百至四百年歷史。當時,十八鄉一帶的農民就是利用這條古道運送農作物到荃…
「東洋山」高海拔533米,位於大老山以東約700米的一個山峰,山頂擁360度景觀,包括飛鵝山、象山、大老山、鷓鴣山等山…
「雁谷迷徑」是馬鞍山副峰「牛押山」西北面的橫山棧道,全長約2.1公里,路況多變,有寬闊泥路,有狹窄崖徑,有大石林徑,有…
「疊石頂」高海拔268米,位於青山腹地的西南部,花香爐以南的一個山峰。「疊石頂」山頂上沒有疊石,但周邊的山脈就非常多大…
「鹿赤走廊」是貫通「鹿湖」與「赤徑」之間的山徑,全段約2.5公里。它並非一條古道,完全沒有大石階梯,中途沒有高峰上落,…
「田尾山」、「大枕蓋」、「牌額山」均是位於西貢萬宜水庫以北的山峰,「田尾山」高海拔366米,位於【橫頭墩】的北面;「大…
「螺地墩」高海拔255米,是位於西貢西灣亭與西灣之間的一座小山峰。小小山峰被西灣、大洲、尖洲、蚺蛇尖、大枕蓋等環抱着,…
「白虎山」、「企頭角頂」、「大蛇頂」分別高海拔156米、74米、278米,都是位於西貢糧船灣,即萬宜水庫的南部。「白虎…
「大石頂」、「竹篙屻嶺」是位於屯門「九逕山」與「黃泥墩水塘」之間的兩座山峰,兩座山均沒有官方高度。經查看地政署地圖,「…
「南山」、「龜頭嶺」分別高海拔472米、486米,「南山」位於屏風山的西北面,而「龜頭嶺」則位於屏風山的正北面。「公主…
「牛押山」高海拔677米,是「馬鞍山(702米)」的副峰,俗稱「馬鞍尾」,「馬鞍山」就稱「馬鞍頭」。「馬尾脊」就是「牛…
「蠄蟝石頂」高海拔178米,位於西貢「西灣山」的西面,以及「螺地墩」的南面。「蠄蟝石頂」的山頂有一舊大石,貌似蠄蟝,由…
「北大刀屻」高海拔480米,位於新界林村,是「大刀屻(566米)」以北的副峰。「牛牯嶺」是一座小山,高海拔106米,位…
「牛皮沙頂」、「多石頂」、「崗背頂」、「水泉澳」、「饅頭墩」均位於沙田水泉澳附近的山頭,分別高海拔160米、250米、…
「一尖三咀過四灣」是行山界聞名的極限級挑戰路線,全程近26公里,走遍「一尖」蚺蛇尖,「三咀」米粉咀、短咀、長咀,「四灣…
「東龍二輋」位於西貢高流灣的南面,及蚺蛇尖以西。「東龍二輋」不是一個山峰,而是兩個山峰,它包括在南方的「東龍頭輋」和北…
「曝罟灣」位於西貢北潭涌萬宜水庫的西北面,曾經有一條村落,但現今已完全被荒廢,人去流空。灣內留下了長長的半月形堤圍,是…
「印洲塘」位於新界東北面的大鵬灣內,群島風景秀麗,波平如境,其地利優越,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。詩人有句話「上有蘇杭,下有…
「大欖自然教育徑」是全港最長的自然教育徑,路線位於大欖涌水塘的東部,是觀看千島湖清景台的另一邊。官方起點近大棠的伯公坳…
「大輋嶺墩」和「牛湖墩」是一個相連的山峰,分別高海拔235米和263米,位於西貢北潭凹。兩者均沒有官方山徑,要登上這兩…
「北潭郊遊徑」位於北潭凹與北潭涌之間,是昔日的村民古道,全長1.8公里,只需時1小時。至於路況,當然不少得古道石級,當…
「馬騮崖」位於「八仙嶺」仙姑峰的東南面,其下方有一條可登上「八仙嶺」的崎嶇荒徑,若要通過「馬騮崖」,則需要少量攀爬。「…
讓我們省察,檢討自己的行為,歸向耶和華吧!讓我們獻上我們的心,向天上的神舉手!耶利米哀歌 3:40-41 和修版
讓我們省察,檢討自己的行為,歸向耶和華吧!讓我們獻上我們的心,向天上的神舉手!
一起行山闖蕩去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山友留言 | 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