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謝支持!希望我們的行山資訊對你們有幫助。大家都開心上山,安全落山,一起行山闖蕩去!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!繼續為山界作出貢獻。
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你們,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,能多做各樣善事。哥林多後書 9:8 和修版
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加給你們,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,能多做各樣善事。
「西環泳棚」位於堅尼地城以西海岸,建於1960至70年代。當時泳棚是收費的,也附設有食肆,更提供泳衣租用服務。現在的「…
「摩星嶺」是港島最西面的一個小山丘,高海拔260米。在「摩星嶺」山頂,可飽覽港島西的海景,大小青洲、南丫島、長洲、大嶼…
「瀑布灣瀑布」早於香港開埠前已有記載,於《新安縣志》內描述的新安八景,文中的「鼇洋甘瀑」就是指「瀑布灣瀑布」。遠在十九…
「環港島」就是環繞港島海岸行一圈,沿途海岸線風景優美,又有山,又有海。路線簡單易行,但路程就頗為長,全程實際超過60公…
「筆架沖溝」是位於香港筆架山南面的一條天然沖溝。由於長期受雨水沖刷,山脊形成深切的溝壑,地貌陡峭崎嶇,仿如小型大峽谷。…
「鯤鵬徑」的得名源於傳說中的神獸,「鯤」乃神獸大魚,身長幾千里;「鵬」則是鳳凰,又名火鳥、不死鳥。「鯤鵬徑」的起點及終…
「太墩」,又稱「大王爺墩」,位於西貢北潭涌,高海拔317米。在太墩山上,可俯瞰整個斬竹灣和眾多不同大小的島嶼,包括左上…
「舂坎山」高海拔133米,位於「舂坎角」,亦即赤柱以西的一個半島之上。「舂坎山」上有不少奇石,其中最為人認識的是「魔爪…
「赤柱古道」估計有近170年歷史,是昔日連接赤柱與淺水灣的道路。根據1845年的地圖,赤柱一端位於現時的佳美道,即懲教…
「馬灣」古名「銅錢灣」,據說因小島狀似銅錢而命名,是青衣與大嶼山之間的一個小島。於《新安縣志》亦有記載,稱「馬灣」做「…
「麒麟山」高海拔222米,位於新界北古洞以南,「牛潭山」以北的一個山峰,其南面是「古洞水塘」。「古洞水塘」是近上水的一…
「針山」含豐富鎢礦,屬鎢錳鐵礦。早於1935年,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,已被發現並首度開採,但因技術落後,鎢礦質素欠佳,沒…
「川龍家樂徑」位於川龍燒烤場內,起點及終點分別在燒烤場頭同尾,全長只有400米。「川龍家樂徑」的最高點設了一個觀景台,…
「鹽田梓」又稱「鹽田仔」,是位於西貢的一個小島,小島有接近三百年歷史,島上融合了豐富的天主教及客家文化。「鹽田梓」昔日…
「鷓鴣山」高海拔432米,位於「鴨仔山」以北,西北面就是壁屋。鷓鴣山是自然保育區,地質是火山岩,是約在白堊紀時期(1億…
「大欖自然教育徑」是全港最長的自然教育徑,路線位於大欖涌水塘的東部,是觀看千島湖清景台的另一邊。官方起點近大棠的伯公坳…
「印洲塘」位於新界東北面的大鵬灣內,群島風景秀麗,波平如境,其地利優越,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。詩人有句話「上有蘇杭,下有…
「港島徑第三段」是全港島徑最沉悶的一段,全程都在林蔭下,由貝璐道中間出發,繞過田灣山的山腰,遠望香港仔下水塘,最後到達…
「衛奕信徑第二段」位於港島,起點近黃泥涌水塘與陽明山莊之間。全程需登上兩座山峰,分別是渣甸山(433米)及小馬山(42…
「老鼠嶺」高海拔75米,位於新界北臨近邊境文錦渡的一座小山丘,山頂以北有一座麥景陶碉堡(瓦窰),是昔日用來打擊跨境罪行…
「土瓜坪」位於西貢高塘口的內灣,即是黃石的南面。昔日是一條小漁村,現今原居民已逐漸遷出,慢慢荒廢起來。「土瓜坪」有一個…
一起爬山闖蕩去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山友留言 | 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