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謝支持!希望我們的行山資訊對你們有幫助。大家都開心上山,安全落山,一起行山闖蕩去!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!繼續為山界作出貢獻。
我要向山舉目,我的幫助從何而來?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。詩篇 121:1-2
我要向山舉目,我的幫助從何而來?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。
「彎曲山」高海拔592米,位於馬鞍山與大金鐘之間,麥理浩徑近在咫尺。其山脈彎曲如蛇,猶如西貢的龍脊,最近成為行山人士非…
「窩仔山」又名「主教山」、「石硤尾山」,高海拔86米。山頂是前深水埗配水庫,是香港第一個以圓形築成的地下配水庫。於20…
「大埔滘林道」位於大埔滘,是包圍住整個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石屎路,分成很多段,包括滘鉛段、環迴路段、瞭望台段、乾坑段、長…
「格仔山」又稱「雷達山」,坊間稱「樂富山」,高海拔98米,位於九龍仔,近樂富的一座小山丘,是昔日啟德機場的降落航道。「…
「奇力山」又名「加列山」,高海拔501米,是香港島第三高峰,全港排行第四十七。「奇力山」位於「扯旗山」以南,香港仔以北…
「企嶺下樹木研習徑」位於企嶺下老圍與水浪窩之間,全段樹木研習徑只有650米,含有十個樹木介紹牌。官方起點在水浪窩燒烤場…
「大坑墩」是一個一家大細郊遊的好地方,位於西貢的清水灣半島的東面,亦即是大坳門內,比鄰是龍蝦灣、清水灣。「大坑墩」雖然…
「紅梅谷自然教育徑」位於大圍紅梅谷,即獅子山隧道沙田出口的附近,屬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,官方長度為1.3公里。昔日的紅梅…
「扭紋洞」位於清水灣半島以東蝦山篤的海岸邊,亦即西貢清水灣二灘以南。蝦山篤沿岸主要有四個出名的海蝕洞,由北至南分別是蝦…
「馬灣」古名「銅錢灣」,據說因小島狀似銅錢而命名,是青衣與大嶼山之間的一個小島。於《新安縣志》亦有記載,稱「馬灣」做「…
「大菴古窰」位於林村附近的「大庵村」,置於山邊,依山而建。據聞古窰是一個瓦窰,有近百年歷史,不過沒有太多歷史記載。香港…
「下城門水塘」位於大圍附近,金山與針山之間,也是城門峽的下游,是少數郊野公園範圍之外的水塘。「下城門水塘」的路線分為南…
「雞翼角」,又名「雞山」、「雞公頭」,是位於大嶼山以西的一個小島,也是香港最西面的一個島。「雞翼角」比鄰是「煎魚灣」,…
「紅石門」位於船灣淡水湖的東北方,最大特色是其天然環境,整個海岸都呈現鮮豔奪目的赤紅色。這是一個化學現象,因岩石含豐富…
「衛奕信徑第二段」位於港島,起點近黃泥涌水塘與陽明山莊之間。全程需登上兩座山峰,分別是渣甸山(433米)及小馬山(42…
「坪洋壁畫村」位於打鼓嶺坪洋村,全村都富有藝術色彩,幾年前主要以壁畫為主,現在加添了不少其他元素,是一條朝氣勃勃的小村…
「石板潭」別名「嘉龍潭」,位於新界北鹿頸旁的南涌,屏嘉石澗的下游。「石板潭」的特色是擁有多個天然壺穴,是長年累月經漩渦…
「分流」位於大嶼山的西南部,是香港境內最西南的地方。在「分流」可眺望到泥黃色的珠江水與清澈的海水交匯,是大型的鹹淡水交…
「金夫人徑」亦即「金夫人馳馬徑」,英文名「Lady Clementi's Ride」,由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的夫人命…
「甲龍林徑」是位於大帽山之西的一段山坡,可往來雷公田與荃錦公路近大帽山道之間。「甲龍林徑」全長約4公里,山徑大部份都是…
「木棉洞」又稱「東角洞」,鄰近白臘灣,是一個很出名的「海蝕拱(Sea Arch)」,所謂「海蝕拱」是指由兩個海蝕洞貫穿…
一起行山闖蕩去 | timhiking | timhiking | 山友留言 | 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