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專區

鯤鵬徑第十二段 梅沙尖 打鼓嶂
「鯤鵬徑」的得名源於傳說中的神獸,「鯤」乃神獸大魚,身長幾千里;「鵬」則是鳳凰,又名火鳥、不死鳥。「鯤鵬徑」的起點及終點均與鳳凰有關,起點正是鳳凰山,而終點就是七娘山,亦即大鵬山。「鯤」生於海,「鵬」背似山,蘊含着山海意向,這與通山達海的深圳遠足徑主綫的內涵不謀而合,也是名字的由來。深圳遠足徑體系含「三徑三綫」︰主綫鯤鵬徑,支綫鳳凰徑、翠微徑,經典綫陽台山環綫、馬巒山環綫和三水綫,總長度約420公里。鯤鵬徑貴為深圳遠足徑的主綫,全長200公里,分二十段,路線貫穿深圳東西,山海連城,串聯了森林公園、村落、濕地公園、綠道、水庫和碧道。起點在西面的鳳凰山的山頂「飛雲頂」,終點在東面的七娘山的副峰「大雁頂」,當中含不同難度,有最普通就連老人家都可以行的郊遊徑,又有行山人士最愛的原始山徑,亦有浮沙碎石,甚至有沿海綑邊,極之大眾化,適合不同能力的登山者。
「鯤鵬徑第十二段」,官方長度是19.69公里,需時約12小時40分鐘,難度是4星,起點在譚仙公廟,終點在馬巒山西北門,路線需要翻過嶂頂、梅沙尖、打鼓嶂等多座山頭,需要一定的體力和耐力,途中梅沙尖和打鼓嶂更是著名的打卡點。梅沙尖高海拔753米,新建有一個大型觀景平台,可俯瞰整個鹽田,遠眺香港新界北一帶的山峰,可輕鬆地見到香港八仙嶺、大帽山等明顯的山脈,盡賞無限山景、海景。打鼓嶂高海拔526米,其觀景台已嚴重破損,但從打鼓嶂下方的大石坡板,可俯瞰到響有深圳千島湖美譽的三洲田水庫,美不勝收。
此行山路線現為初稿,未正式刊登,會員方可優先查閱,請先登入。
你們的言談要時常帶着溫和,好像用鹽調味,讓你們知道該怎樣應對每一個人。
歌羅西書 4:6 和修版